2018南京市中考报名考试常见问题解答 2018年南京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及高中招生录取方案调整工作问与答 问:有学校通知家长,如有意向入学,可以承诺进快班或者实验班,可以吗? 答:《义务教育法》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用于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任何学校不得分设或变相分设快慢班、重点班或实验班,必须做到阳光招生、平行分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2017年,市教育局在全市初中学校部署了均衡分班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2018年,将继续巩固现有成果,将均衡分班作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重点督查内容。教育部门欢迎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如发现学校以任何名义分设快慢班等,请家长保留证据,及时向学校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教育部门将予以查处。 问:儿童入小学的年龄有何要求? 答:根据我省有关规定,儿童入小学需年满6周岁,今年入学的应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审核批准。 问:小学招生什么时间报名? 答:南京市城区小学报名时间为2018年5月12—13日两天(周六、周日),其他区可参照执行。 问: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施教区学校入学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报名条件为:应具有所在施教区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监护人)一致。 符合下列情况,也可在施教区学校报名:(1)儿童少年户籍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一方,并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其子女户籍随法定监护人,并在施教区常住的。(2)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其子女户口单立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 问:本市户籍小学新生报名时需要带哪些材料? 答:本市户籍小学新生报名登记时除带孩子以外,还须出具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及适龄儿童少年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及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证明)。 问: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在南京上学? 答: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随务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来宁暂住、非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户籍在市内跨区流动的务工人员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市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可向我市暂住地区教育局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4)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5)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还需提供相关学籍材料。各区教育局在受理随迁子女报名登记时,可根据工作需要,查阅审核随迁子女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证件。 各区教育局将在南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完成后,统筹安排随迁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随迁子女继续在我市参加小升初报名入学,原则上由就读小学所在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登记时间和学位派定时间,以各区教育局公布为准。随迁子女到我市民办学校就读,按照民办学校招生办法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报名入学和交费。 问:如何参加电脑派位?什么时候进行电脑派位?怎样知道结果? 答:对于符合各区电脑派位条件并有参加意愿的适龄儿童少年,小学新生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6月3日—4日(周日、周一)、小学毕业生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6月10日—11日(周日、周一)到户籍及房屋产权所在地的施教区学校报名登记,选择一所学校报名参加电脑派位,填写电脑派位申请表并签字确认。户籍不在本区的小学毕业生,应回户籍地所在区教育局登记报名。逾期未报名的,不予补报。 6月23日(周六)上午,市教育局将组织南京外国语学校电脑派位,相关区教育局将组织区内民办初中和热点公办中小学的电脑派位。 6月24日(周日)起,家长可在南京市教育局官网(www.njedu.gov.cn)上进行查询,学校也会张榜公布电脑派位结果。 问:孩子报名后,怎样知道是否已被录取? 答:8月10日前,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向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将新生名单在学校门口进行张榜公布。 问:中途转学能够到户籍迁入地对应的学校就读吗? 答: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中途,学生家长如通过购房落户等方式将全家户籍及家庭住址迁移到其他施教区,并要求到对应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向施教区学校和所属区教育局提出转学申请,由区教育局根据施教区学校的实际接纳能力,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问:残疾儿童少年如何入学? 答:南京市有盲、聋、培智三类共13所特殊教育学校(班)。南京市盲人(低视力)学校和南京市聋人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各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班)面向本区招收智障儿童少年。雨花台区、江北地区因为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班),户籍在雨花台区的智障儿童可在秦淮区特教学校就读,户籍在江北地区范围的智障儿童可在六合区特教学校就读。经教育评估诊断,确实具备随班就读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可申请到施教区学校或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不得拒绝接收。 问:南京有哪些艺术、体育特色的初中校? 答:南京有各类艺术、体育特色初中,家长可在南京市教育局官网(www.njedu.gov.cn)查询相关学校的招生信息,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初中特长生的招生要求,理性选择适合的特色学校。 问:小升初入学报名时为何需要小学学籍卡? (责任编辑:中考吧 ) |